世态有炎凉,而我无嗔喜;世味有浓淡,而我无欣厌。一毫不落世情窠臼,便是一在世出世法也。
嗔(chēn):怒。
欣厌:欣喜厌恶。
窠臼:窠巢舂臼均为固定格式,故以之喻蹈袭故常,已无新意。
在世出世法:佛教称人间世为俗世,即在世,称脱离人世束缚为出世。此谓虽身处俗世然心性已出世了。
【译文】 世俗的常态有热有冷,但是我不发怒也不高兴;世俗的味道有浓有淡,但是我不欣喜也不厌恶。一丝一毫也不落入世俗情态的窠臼之中,便是一种虽然身处俗世但是心性早已出世的方法。
一
涉世浅,点染亦浅;历事深,机械亦深。故君子与其练达,不若朴鲁;与其曲谨,不若疏狂。
涉世:经历世事。《晋书·孔衍传》:“宗人夷吾有美名,博学不及衍,涉世声誉过之。”
点染:玷污之义。杜甫《八哀诗·郊公虔》:“反复归圣朝,点染无涤汤。”
机械:机巧、巧诈。《淮南子·原道》:“故机械之心,藏于胸中,则纯白不粹,神德不全。”注:“机械,巧诈也。”
朴鲁:诚朴迟钝。
曲谨:谨慎屈从,拘执小节。
疏狂:狂放不羁。
【译文】 一个人经历的世事不多,受到的玷污也不多;经历的世事多了,机巧和奸诈也就多了。因此一个人与其老练通达,还不如诚朴迟钝;与其谨慎屈从,还不如粗疏狂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