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绍兴KTV招聘网 > 绍兴热点资讯 > 绍兴励志/美文 >  三二、北伐是剂猛药

三二、北伐是剂猛药

2022-12-29 11:00:47 发布 浏览 903 次

三二、北伐是剂猛药

陶侃死后,东晋的军权被外戚庾氏掌握。庾亮经历过苏峻祖约之乱后,掌握了荆州军权,胸中的雄心壮志又开始蠢蠢欲动。他宣称以北伐中原为己任,选择襄阳方向为主攻点,搜集军队准备收复河南。《晋书》的评价庾亮这个人“智小谋大,才高识寡”,大致说他志大才疏,不是干事的料。其实,《晋书》的评价还很委婉。庾亮的缺点不仅是志大才疏,而且不明世事、不通人情。我们知道东晋是建立在各大世族的支持之上的,皇室和世族势力的均衡和斗争推动着王朝的发展。收复中原必将破坏这种均衡,引起上自皇室下自世族势力的阻挠破坏。祖狄就是前车之鉴。庾亮高调地北伐,失败了会耗费东晋的实力,成功了会抬高庾氏势力,打压其他世族。(很多史学家相信,庾氏力主北伐发自私心,目的是借北伐揽权充实家族的根基。)庾亮本来就掌握了地方军权,内部又有庾太后的支持,已经遭到其他人嫉妒了,如今更是成了大家的眼中钉。

所以,庾亮在襄阳意气风发,全力组织北伐军。北伐的道德力量很强,其他世族不方便公开反对,就暗中捣乱。大军未动,粮草先行,庾亮向各地征调军需粮草,结果所得寥寥。其他人不给庾亮军队,也不给他粮秣,结果整件北伐大事就成了庾亮在荆州的“地方行为”。不巧的是,庾亮北伐的时机也不对。北方的后赵政权还相当强大,庾亮的北伐仅局限在现在的河南南部地区,还屡战屡败。荆州军败了,朝野的冷嘲热讽蜂拥而至。庾亮壮志难抒,郁郁而终,在340年正月病逝。兄弟庾翼继任荆州刺史,庾冰在朝中配合。庾氏依然掌握朝廷实权,继续推动北伐。

342年,22岁的晋成帝司马衍病死。他5岁继位,由母后和舅氏(庾亮、庾翼)主政,经历祖约和苏峻之乱,虽然在位18年,一无所成。庾冰、庾翼力排众议,拥立晋成帝的同母弟弟司马岳。司马岳继位,史称晋康帝。司马岳兄终弟继,表露了庾氏的私心。因为司马岳是庾氏的外甥,他的继位可以方便庾氏继续专权。不幸的是,司马岳继位的第三年(344年)也死了,年仅23岁。

庾冰、庾翼出于私心,继续反对司马岳的儿子继位,主张拥立长君。他们推出司马睿的幼子、曾经和司马绍争夺皇位的会稽王司马昱为新君人选。司马昱为晋成帝、晋康帝的叔叔,按说没有机会登基,一旦登基自然会感激庾氏,再次方便庾氏掌权。以宰相何充为代表的其他世族势力强烈反对。司马岳又不是没有儿子,为什么要搬出皇叔来继位呢?晋康帝临终前,也赞成何充的主张,立两岁的儿子司马聃为皇太子。晋康帝一死,何充等人就抢着发布“遗诏”,拥戴司马聃登基。司马聃史称晋穆帝。庾太后就成了太皇太后,不方便再干政了。而庚氏兄弟在皇位更替上输了一仗,威望和势力都大减。

一个政治人物的作为要以权力的巩固为基础。如今,庾氏的权力根基被削弱了,他们推动的北伐事业也就成了强弩之末。

晋穆帝即位后,庾冰在朝中不像以往那样顺畅了,遭到了其他大族的排挤,不久去世。(庾氏的抗压能力似乎很弱,一遇逆境就生病去世。)荆州的庾翼孤立,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到防备朝廷上去。他离开北伐前线襄阳,委托亲信和儿子留守,自己还镇夏口处理与朝廷和其他世族的关系。在夏口,庾翼还不忘修缮军器囤积粮草,为北伐做准备。精神是好的,处境却越来越不顺利。永和元年(345年)夏,庾翼在夏口去世。庾翼的死,标志着庾氏发动的东晋第二波北伐浪潮的落去。

庾翼临终上奏由儿子庾爰之代理荆州刺史。庾氏试图将荆州固定为自家势力范围,其他世族的人嗤之以鼻。朝中根本没有人支持庾爰之。荆州为国家重镇,朝臣一致声称荆州刺史不能为世袭职位。丞相何充就认为:“荆楚,国之西门,得入则中原可定,失入则社径可忧,岂可以白面少年当之哉!”他推荐桓温担任荆州刺史。其他大臣纷纷点头,只要不是庾家的人就行。于是,桓温在永和元年(345年)出任荆州刺史,取代庾氏获得了长江中游的兵权。

事实证明,何充推荐的桓温并不是好的人选。

桓温是之前出现过的桓彝的儿子,“少有壮志”,以本朝初期名臣刘琨、陶侃为榜样。桓彝在苏峻之乱中遇害,江播是杀父帮凶。父亲死时,桓温才15岁,就枕戈泣血,扬言要复仇。桓温18岁那年,江播病死了,江彪三兄弟为父亲发丧。为了防备桓温来寻仇,江彪三人都刀不离手。桓温还是混在吊唁的宾客中进了江宅,当堂手刃江彪,并追杀他的两个弟弟。东晋朝廷对世族子弟的仇杀睁只眼闭只眼,没有处分桓温。这件事反而让桓温获得了巨大的声望。晋明帝还把大女儿南康长公主嫁给了桓温。桓温就成了驸马,于咸康七年(341年)出任琅琊太守,很快升任徐州刺史,职位超过了父亲。

桓温和一般的世族子弟不一样。一般人是清谈为主,吹得天花乱坠,不管实现得了实现不了,桓温则是有胆略有能力,敢作敢为。他期待建立功业,更希望为家族博取荣华富贵。这样的人物,给他适当的权力和地位能让他为朝廷建功立业;而一旦授予他过大的权力和过高的地位,难免会助长他的不臣之心。桓温上任荆州刺史后,就打出了“统一天下”的旗号来。那些峨冠博带的朝堂大夫起初不以为意,觉得这就是桓温新官上任的三把火,折腾一下而已。不想,桓温到任的第二年(346年)就孤注一掷,率军逆江而上进攻成汉政权。朝野还没缓过神来,前方就传来了桓温平定蜀地,汉王李势投降的捷报。这下,东晋朝廷不得不思考一个现实问题:桓温俨然在荆州称雄了!朝廷原本是为了去除庾氏割据倾向而任命桓温,却不料桓温成了新的庾氏。可是,桓温功勋卓著,又不得不赏。东晋朝廷只好采取两面手法:一方面是提升桓温为征西大将军,封临贺郡公;一方面却是对桓温暗中限制,不给他兵不给他粮,明确不让桓温北伐。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