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工氏传说中的古帝王据孔疏在大昊(伏羲氏)之后炎帝之前 鲧(
共工氏:传说中的古帝王,据孔疏,在大昊(伏羲氏)之后,炎帝之前。
鲧(ɡǔn)障洪水而殛(jí)死:传说鲧因治水不成,被流放到羽山而死。孔疏认为,鲧虽治水失败,但仍对人民有微功,所以祭祀他。殛,流放。或说为诛杀。圣王制定祭祀制度规定:能实行法制于人民的就祭祀他,因勤劳国事而死的就祭祀他,因建立功劳平定国家的就祭祀他,能抵御重大灾害的就祭祀他,能抗御特大祸患的就祭祀他。所以,厉山氏统治天下时,他的儿子名农,能播种百谷;到夏朝衰微时,周族的弃继承了农,因此就把弃与农当作稷神来祭祀。共工氏称霸九州岛时,他的儿子名后土,能平治九州岛,因此就把后土当作社神来祭祀。帝喾能观测天空星辰运行的次序而颁布于天下;尧能赏赐公平、依法行刑,并最终禅让于舜;舜因勤于众人之事而死于苍梧之野;鲧围堵洪水不成,遭到流放而死;禹能修正父亲鲧的办法而治服洪水;黄帝为百物确定了名称并教导人民,与人民共享天下财利;颛顼能修订黄帝之法;契担任掌教化的司徒之官而使人民受到熏陶;冥担任水官勤劳而死;汤用宽容之道治理人民而除去夏桀的暴政;文王以文韬治国;武王以武功为人民剪除商纣为虐之灾。以上这些都是对人民有功劳的人,所以要祭祀他们。至于日月星辰,是人民所瞻仰的;山林、川谷、丘陵,是人民获取财用的地方。这些与上述祭祀类别不同,所以不包括在此类祭祀中。
赏析与点评
人类文化的起始,均与宗教有关。儒家的人文宗教精神,发展了人的理性力量,借此理解人与人的关系,并透视人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。若我们能深谙祭祀之义,便会了解“自我”的潜能和极限,并明白“自我”与万物休戚相关的微妙关系。从此观之,在不断讲求“发展”的今天,我们更需要“祭祀”的精神。
祭义
本篇导读
《祭义》是《礼记》的第二十四篇,其成篇年代约为战国中期。全篇主要论述人如何通过祭祀去体现孝悌之道,并阐述祭祀仪式中“敬”的意义。本篇内容的要点如下:
阐述祭祀的意义。祭祀以敬为上,祭前斋戒以诚为主,祭祀之日,心中以思念亲人的音容笑貌为主,先王孝敬亲人亦以诚爱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