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易》曰下文引自《周易·井卦》渫(xiè)掏去污泥屈原也憎恨
《易》曰:下文引自《周易·井卦》。
渫(xiè):掏去污泥。
屈原也憎恨子兰,虽然被流放了,然而他仍然眷恋楚国,心里老是惦念怀王,从来没有忘记想回到都城,总抱着国君万一觉悟,政局有朝一日得到改变的期望。屈原眷念国君、希图振兴国家,在作品中反复流露了这样的心理。《离骚》一篇中就三次表达了这种心理。但是终于不能奈何,所以屈原终究未能回到都城,也终于由此看出怀王始终没有觉悟。作为国君,不论是愚昧还是聪明,贤明还是不贤明,无一不想求得忠良、贤能的大臣辅佐自己,然而接连地出现国亡、家破的国君,而圣德之君治理国家却一代代都看不到,这是因为所谓的忠良并不忠良,贤能并不贤能啊。怀王不知道忠臣是什么样的,所以在内被郑袖迷惑,在外被张仪蒙骗,疏远屈平而信任上官大夫、令尹子兰。兵力受挫,国土沦丧,割去六郡,自己也死在秦国,被天下人所讥笑。这就是不能知人善任带来的恶果。《易经》上说:“井水已经淘干净了,井水却没人来喝,让人心里感到难过,因为井水是可以汲饮的嘛。君王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,那么天下都会得到福佑。”怀王如此糊涂,怎能享受福佑呢?
令尹子兰闻之大怒,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。顷襄王怒而迁之。
令尹子兰听说屈原对他很不满后非常恼怒,终于唆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。顷襄王盛怒之下,将屈原流放到江南去。
屈原至于江滨,被发行吟泽畔70,颜色憔悴,形容枯槁。渔父见而问之曰:“子非三闾大夫欤70?何故而至此?”屈原曰:“举世混浊而我独清,众人皆醉而我独醒,是以见放。”渔父曰:“夫圣人者,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。举世混浊,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?众人皆醉,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70?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70?”屈原曰:“吾闻之,新沐者必弹冠,新浴者必振衣,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,受物之汶汶者乎70!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,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70!”乃作《怀沙》之赋71。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71。
被(pī):同“披”。行吟:一边走,一边吟咏。
三闾(lǘ)大夫:楚官名。掌管楚国公族昭、屈、景三大姓的人事工作。
餔(bū):吃。醨(lí):淡酒。
瑾、瑜:均为美玉。
汶汶(mén):污垢。
温蠖(huò):一说昏聩,一说尘埃。
《怀沙》:屈原《九章》中的一篇,相传为屈原投水前的绝笔。怀沙,一说即下文的“怀石”,一说为怀念楚国国都长沙。
汨(mì)罗:湘江支流,在湖南东北部。